如果你知道自己身患绝症,你会做什么?| 保罗是这样做的。

菠萝有一个互助群,互助群里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小伙伴们办了愈路这个公众号,经常会推荐一些书,《当呼吸化作空气》就是其中推荐的一本,也是我患癌以后在微信读书上看完的第一本书。

Picture credit: Lorenza Cotellessa

本文原载于「愈路」公众号。

最近又回到了北京,输液之余,我又浏览了一遍《当呼吸化作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书的题目来源于格莱维尔的一首小诗《卡伊利卡》中的那句「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保罗是一名医生,事业正在踏入巅峰,却被诊断出癌症,疾病极大地限制了他的人生,让他不得不退下阵来。但在深思熟虑以后,他仍重返岗位,最后在完全失去了做医生的可能以后,转而投身他一直热爱的文学事业,作为一个病人,曾经的从医生涯让他可以同时从医生和病人两方面来看待疾病这件事情,而这些感悟,最终凝结成了这本书。

三十六岁的保罗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应许之地**,事业正在踏入巅峰。

「……从基列到杰利科,一直延伸到浩瀚的地中海。海上有一艘漂亮的游艇,周末的时候,我、露西,还有假想中的孩子们,驾船出海,共享天伦。可以预见,等工作强度降低,生活稍微轻松些,我的背痛也会减轻。可以预见,我终于能像此前许诺的那样,做个好丈夫了。……」

此时却被诊断患癌。

「……也许真的更有可能是脊柱炎。年轻成年人得这种病的概率是挺高的。而三十多岁脊柱就生了癌?这种概率简直不会超过万分之一。就算这概率再高一百倍,还是高不过脊椎滑脱。搞不好我真的是在自己吓自己。……」

保罗讲述的是他的故事,我却能看到些许自己的影子。

「……然而,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地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

每一次看这本书,我都能体会到作者在面对死亡时的复杂情感。这本书是结合了保罗个人体验的哲学性的对于生命的反思之作,整个作品讨论不仅仅是癌症治疗,在保罗自传式的作品里,讨论了许多生死相关的哲学问题。

我不是医生,但受过多年的理科教育的我,也基本上能够从医学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病情。我学过基本的统计理论,知道生存的概率的统计学意义,了解常识性的生物学知识,也知道基因突变才往往是癌症的直接原因。

我出生在凉山州一个小乡镇,起跑线很低,但我人生却是一路向上的,我的面前也曾是一片“应许之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奋斗以后,我终于可以不用父母资助,而放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我一方面拿了全奖的计算机方向的 PhD,另一边在兼职创业,脑子好用,学东西快,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信自己能够永远幸福。

然后我们一转眼都变成了病人。

「……英语里的“病人”, “patient”这个词,最初的含义之一,就是“毫无怨言地承受苦难的人”……」

总有人在努力跟疾病抗争,这些人有祷告的,有念佛的,有人诉诸中药,其中大部分人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如果人死去了,再多的钱也是没有用的,有少数人放弃了抵抗,这些钱也许可以留给父母,亲戚,朋友。

保罗在生病之前,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接近成功的人,但生病以后,一切都与之前不同了。

我的癌症和保罗是不同种类的,但保罗的心路历程,和我的心路历程却十分相似。

他的整本书都是很平静的在叙述故事,从学生时代,讲述到就医生涯,再到确诊,到治疗,到恢复工作,再到工作被打断,最后到去世。生病这件事情也一样,没有什么高潮,就是一天天的过,等着疾病一天天的消磨着病人的意志。他常常会感到自己不能再继续了

(I can’t go on) ,然而也会不停地对自己说坚持下去 (I’ll go on)。

无论什么大病,都能完全改变一个病人以及其全家人的生活。

「……死亡也许只是一生一次的短暂事件,但与绝症共存则是个长期的过程。……」

如果我没有生病的话,现在的我应该也应该马上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了。就算不算这几年的收入,我接下来应该也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我们家会有一栋大房子,我的父亲不会身体这么差,我母亲也不会换掉她的工作部门。原本约定的成婚的日子也在去年,我应该都已经有自己的家庭了。

在医院常常会遇到让我心痛的事情,尽管已经见过太多的不幸,但我却不是冷血的人。人类的行动在超人类的力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真实的世界其实比起莎士比亚的戏剧更具有悲剧色彩。

科学能救命,但并不能真正的拯救一个人。

「……把科学作为形而上的最终裁决标准,不仅否定了上帝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还同时否定了爱、恨与意义;这种思想中的世界,本来就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天差地别。……」

我生病以后开始读佛,也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宗教和科学其实并不矛盾。宗教对人的心灵是有重要影响的。

死亡既带着浓烈的个人色彩,同时有丝毫不带个人色彩。

「……有的病人医生能够救,有的却救不了。……」

人人终有一死,在保罗眼里,住院医生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和家属去理解死亡和疾病。

「……熵总是在增大的,生命是无常的。疾病,就是分子的顺序打乱了;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在鲜血和沮丧之间极富英雄主义精神的责任感,才是保罗心中的一个医生的真正形象。

「重大疾病不是要改变人生,而是要将你的人生打的粉碎」

这样的一句话,不是鸡汤,那么坦诚,那么真实。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罗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病」。作为医生,他当然知道生病是怎么一回事,但如果不亲生经历,就不算真正了解。在输液的时候,液体进入血管时的感觉,从医十一年的他却是头一回切身体会。面对死亡的那种焦虑,远不是治疗可以缓解的。

保罗生病之前本来有一个理财计划,那时他还信心满满的觉得可以让他一年的收入翻上6倍。他就像一个正接近终点,却轰然倒地的长跑运动员。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悖论:他想要继续前进,但是身体又不允许。

他之前的人生都一直在积累潜力,现在这些潜力都瞬间无用了。

生活中的困难从来都没有把我难倒过,疾病,绝症,第一次把我难住了。

就算曾经有那么多的计划,那么多的选择。现在都是体力不支,重病缠生,自己想象的未来和个人的身份认同都轰然崩塌。

「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就是你的生活即将改变——已经改变了。这是一场长途旅行,你明白吗?你们必须相互陪伴支持,但需要的时候你也要好好休息。这种病要么让你们更团结亲密,要么让你们彻底决裂。所以,现在你们要给彼此前所未有的支持和陪伴。我不希望你们中任何一个整夜待在床前或者守在医院不走,好吗?」

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好的理解死亡的办法。

保罗和妻子露西都认为,生活绝不是要一味地躲避痛苦。有时候,轻易的死亡并非最好的结局。生命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没有奋斗的人生,就像一幅画里身上没有条纹的老虎。所以保罗选择了写作:这样的一份绝症,对于一个想要理解死亡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了。

对于保罗来说,教会了一个人死亡,同时也是教会了这个人生活。就好像海德格尔提到的「向死而生」,只有在无限接近死亡的时候,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保罗仅剩的力量就是语言。

「……治疗手段包括不断跟他说话,安慰他,直到他感受到你的言语,醒过来……」

在生命的前半段,保罗为了他救人的理想,放下笔,弃文从医,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却又选择重新拿起笔。

「……要是手术刀没有用武之地,那么,外科医生唯一的工具,就是语言。……」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罗放弃了科研,放弃了成为科学家。毕竟”短短几年,也做不成什么。”他转而从事写作,生命的最后阶段都用来写这本书了。身体病弱,但精神不倒。如今他虽死去,这本书却成为他帮助别人的新渠道。

保罗的书这本书是一本未完成之书,这本书的创作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艰巨,但保罗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未完成也是一种完成。这是一种精神,反映了保罗的真实状况。他在书中写到,”你永远不可能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锥切,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近曲线。”

这让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和她的文字,于娟和她的《此生未完成》。这些文字有着神奇的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不亚于医生手里的手术刀,医生的手术刀可以让人起始回生,而这些文字,也能拯救一个个的灵魂。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想必也是发现了文字的这番神奇功效,在他看来,拯救一个人的心灵是要优于拯救一个人的生命的。

这是一部用最后的生命之火所创造出的作品,保罗是真正的英雄,明白世界的残酷,也遭受了社会带给他的苦难,他依然能用心的说,“我热爱这个世界,我愿竭尽所能去为我的世界而好好战斗”。

这本自传带着我「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也许死亡,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Coder, hacker, musical instrument player, dropped out PhD

参考文献:

[1]《当呼吸化作空气》 保罗·卡拉尼什

[2] GREVILLE. Caelica 83: You that seek what life is in death